封建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封建论的简介:

fēng jiàn lùn/lún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 AI解释

封建论》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政论文,原文以骈文和散句结合的形式书写,主要讨论了从夏商周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政治体制中“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对比及社会变革。本文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的治理效果和社会变迁,提出了对当时唐代的政治结构的批判性思考。

详细解释

  1. 封建制:指的是古代帝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贵族、功臣、宗室等,让他们在其受封的土地上建立诸侯国或采邑制的一种政治制度。
  2.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对,是指在国家版图内设置郡、县级行政单位,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官员进行管理的体制。这更强调中央集权和官僚体系的完善。

柳宗元通过对比分析古代帝王如周武王、秦始皇等人物治国方略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来探讨何种政治体制更适合当时的现实需要和社会进步的方向。他指出,分封制虽然有其历史上的合理性与优势,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显现出的弊端,使得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度成为更为理想的统治方式。

造句

  1.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详细探讨了古代中国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政治变革。
  2. 历史上的几次政治体制变革,都像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所述的那样经历了复杂的过程。
  3. 研究《封建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发展脉络。
  4. 从《封建论》的文章结构可以看出,作者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还具备深入的分析能力。
  5. 在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封建论》是必读的经典之作。

分词解释

fēng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4 疆界:~疆。~域。~界。5 限制:故步自~。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8 姓。

jiàn

1 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2 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3 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4 指中国福建省:~兰。5 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称“大尽”)。小~(农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称“小尽”)。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