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对策论的简介:
duì cè lùn/lún
又称“博弈论”、“竞赛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带有竞赛或斗争性质的现象。主要研究决策者是否存在制胜对方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确定这种策略。运用对策论,可对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行为科学产生的模型作出分析判断。在管理科学、系统控制和统计决策等领域都有应用。
又称“博弈论”、“竞赛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带有竞赛或斗争性质的现象。主要研究决策者是否存在制胜对方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确定这种策略。运用对策论,可对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行为科学产生的模型作出分析判断。在管理科学、系统控制和统计决策等领域都有应用。
- AI解释
《对策论》,又称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个体在面对其他个体的行为时如何做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具体地说,它是关于两个或多个参与方之间竞争、合作及其结果分析的数学理论。
博弈论的核心概念:
- 参与者(Players):参与博弈的一方。
- 策略(Strategies):每个参与者可以采取的行为或决策方式。
- 收益(Payoffs):根据博弈的结果,每位参与者可以获得的报酬。
- 均衡状态(Equilibrium State):所有参与者都按最优策略行动时所达到的状态。
5个造句示例:
- 在商业竞争中,两个公司之间的价格战可以看作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论问题。每个公司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都会考虑到对方的可能反应。
- 小明和小华进行了一场“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这是一个简单的博弈论例子,通过随机的选择策略,两者之间不存在可预测性。
- 在国际外交中,“囚徒困境”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博弈论模型,用于解释国家间的不信任及可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 为了在象棋比赛中取得胜利,每位选手都需要精心规划自己的策略,并根据对手的动作调整战术。这是将博弈论应用于实际比赛情况的一个例子。
- 在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盟中,成员企业之间需要通过协商来确定各自的贡献和回报比例,以达到共赢的局面,这也是博弈论的应用之一。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对策论”这一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对
duì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2 朝着:~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4 跟,和:~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待。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开。13 搀和(多指液体):~水。14 量词,双:一~鹦鹉。
策
cè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
论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