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的拼音、解释、组词
河套平原的简介:
hé tào píng yuán
在内蒙古中部黄河沿岸,阴山和鄂尔多斯高原间。包括后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原为断陷地区,由黄河冲积而成。海拔1000米左右。引黄河水灌溉,为内蒙古重要农业区。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银川平原。
在内蒙古中部黄河沿岸,阴山和鄂尔多斯高原间。包括后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原为断陷地区,由黄河冲积而成。海拔1000米左右。引黄河水灌溉,为内蒙古重要农业区。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银川平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黄河河套内三个冲积平原的统称。西套位于贺兰山东方,即宁夏平原。后套在五原、临河一带,农业发展较前套迟。阴山南麓的东部则为前套,靠近内地,为开发较早的农业地带。
《河套平原》的详细解释
河套平原是指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下游的一个冲积平原。其名称来源于“河”即黄河,“套”指的是地势较低、被黄河及其支流环绕形成的封闭区域。该地区因其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区。
特点:
- 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北部。
- 地貌特征:河套平原地形平坦,地势较高,平均海拔1052米左右,但由于黄河及其支流的影响形成了冲积扇和三角洲等地貌。
- 土壤条件: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
- 气候特点: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重要性:
- 河套平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特别是以小麦、玉米等为主要粮食作物。
- 这里也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区域。
- 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通过引黄灌溉实现了大面积农田的高效利用。
造句
- 河套平原因其肥沃的土地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 近年来,河套平原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 黄河沿岸的河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 每年的秋季,河套平原稻谷飘香,一派丰收景象。
-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适宜的气候环境,河套平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农业示范园区。
分词解释
河
hé
1 水道的通称:~道。~沟。~谷。~流。~滩。~沿。~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港。~湾。~网。~运。内~。2 特指中国黄河:~套。~防。3 指“银河系”:天~。~汉。
套
tào
1 罩在外面的东西:褥~。手~。外~。2 加罩:~裤。~袖。3 重叠的:~版。~耕。~种(zhòng )。4 装在衣物里的棉絮:被~。5 同类事物合成的一组:一~制服。~路。~数。~曲。配~。6 模拟,照做:~用。~语。生搬硬~。7 用绳子等做成的环:牲口~。圈~(喻陷害人的布置)。8 栓系:~车。9 用谎骗取:~取。~购。~汇。10 河流或山势弯曲之处(大多用于地名):河~。连环~。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原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