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急败坏的拼音、解释、组词
气急败坏的简介: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形容十分慌张的样子。※语或出《水浒传.第五回》。后亦用「气急败坏」形容恼怒的样子。
2. ※《水浒传.第五回》且说这桃花山大头领坐在寨1>里,正欲差人下山来探听做女婿的二头领如何,只见数个小喽啰2>,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大头领连忙问道:「有甚么事慌做一团?」小喽啰道:「二哥哥吃打坏了。」大头领大惊,正问备细,只见报道:「二哥哥来了。」大头领看时,只见二头领红巾也没了,身上绿袍扯得粉碎。下得马,倒在厅前,口里说道:「哥哥救我一救!」大头领问道:「怎么来?」二头领道:「兄弟下得山,到他庄上,入进房里去。尀耐那老驴把女儿藏过了,却教一个胖和尚躲在他女儿床上。我却不隄防,揭起帐子摸一摸,吃那厮揪住,一顿拳头脚尖,打得一身伤损。那厮见众人入来救应,放了手,提起禅杖,打将出去。因此我得脱了身,拾得性命。哥哥与我做主报仇。」大头领道:「原来恁地。你去房中将息,我与你去拏那贼秃来。」喝叫左右:「快备我的马来。众小喽啰都去。」大头领上了马,绰鎗在手,尽数引了小喽啰,一齐纳喊下山去了。 〔注解〕 (1) 寨:音ㄓㄞˋ,盗寇聚集的地方。 (2) 小喽啰:强盗的部下。喽啰,音ㄌㄡˊ ㄌㄨㄛˊ。
3. 「气急败坏」是指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非常狼狈的样子。这个成语在小说中常被使用。如《水浒传.第五回》记述鲁智深投宿在刘家庄院,接受刘太公的款待,正巧当时山贼前来强娶太公的女儿,鲁智深借机报恩,把山贼打得落荒而逃。山贼头领安坐寨中,本来预期看到下山娶亲的伙伴凯旋归来,不料却望见「数个小喽啰,气急败坏」,状甚狼狈地跑回山寨。另外如《水浒传.第六七回》:「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精忠岳传.第七一回》:「正在盼望,忽见那些逃回军士,气急败坏,跑回营来。」 在这几个例证中,「气急败坏」都是用来形容狼狈慌张的样子,但今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亦有用于形容恼怒的样子,如:「他前来请求帮助,不料被拒,于是气急败坏地走了。」就是这个意思。
1. 因过度紧张,而显得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例】他气急败坏的跑来告诉我说:「护照被偷走了!」
1.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常用以形容慌张或恼怒的样子。《水浒传》第六七回:「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精忠岳传》第七一回:「忽见那些逃回军士,气急败坏,跑回营来。」也作「气急败丧」。
词语:气急败坏
释义与用法:
-
释义:“气急败坏”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因为极度愤怒或者害怕而情绪失控、行为失当的状态。这个成语中的“气急”指的是因为愤怒或惊慌导致呼吸急促,“败坏”则意味着情绪和举止变得非常糟糕。
-
用法:该成语主要用于描述人们因受到刺激或遇到不快的事情时,表现出的情绪激动、言语粗鲁或者行为不当的状态。
造句:
- 他一听说自己被解雇了,气急败坏地把桌子上的文件扔得到处都是。
- 看到小偷逃跑,老王气急败坏地追了出去,结果却摔了一跤。
- 小明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老师点名批评他时,他气急败坏地说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话。
- 妈妈发现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她气急败坏地责问起每一个人。
- 在这次比赛中失利后,他气急败坏地把比赛用的球拍扔向了墙角。
分词解释
qì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jí
1 焦燥:~燥。着~。焦~。2 气恼,发怒:~眼。3 使着急:这件事真~人。4 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5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6 迫切,要紧:~切。~诊。~事。7 严重:告~。8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人之难。bài
1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北。~退。~绩(❶连队溃败;❷事业的失利)。~诉。~笔。~局。两~俱伤。2 战胜,使失败:大~敌军。3 毁坏:~坏。~露。4 解除,消散:~火。~毒。5 破旧,衰落,腐烂:~絮。~落。~兴(xìng )(情绪低落)。腐~。叶残花~。huài
1 不好的;恶劣的,与“好”相对:~人。~事。~习惯。2 东西受了损伤,被毁:破~。败~。3 坏主意:使~。4 用在某些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