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哨的拼音、解释、组词

汛哨的简介:

xùn shào
1.汛地的哨所。

  • AI解释

《汛哨》这个词通常出现在特定语境中,如军事或防汛相关的场景。其中“汛”指的是河流季节性的涨水期,而“哨”则指警报信号或者哨兵。因此,《汛哨》可以理解为防汛期间发出的警报信息或者是负责监视河水情况的哨位。具体解释如下:

  1. 定义:汛哨是指在汛期内,用来监测河流水位、水流变化,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的一种制度或岗位。

  2. 作用:主要作用是在汛期中确保能够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洪水等自然灾害,以便相关单位和个人做好防洪准备和应对措施。

  3. 使用场景:主要用于军事防御、防汛减灾等场合。例如,在河流周边地区设立的监控点或者哨位,负责观察水情变化,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

造句

  1. 城市防汛指挥部要求各防汛责任单位加大汛哨力度,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2. 随着汛期的到来,各地都加强了汛哨设置和人员配备,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每年春季,江河进入汛期前,我们都会组织汛哨培训,提升全体成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4. 在这次强降雨过程中,由于汛哨及时响起了警报声,才避免了重大损失的发生。
  5.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市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汛哨体系,为防洪减灾提供了重要保障。

分词解释

xùn

1 江河定期的涨水:~期。~情。防~。桃花~(桃花盛开时发生的河水暴涨。亦称“桃汛”)。2 洒:~扫(a.洒扫;b.扫除,清除)。3 古同“讯”:~地(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

shào

1 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兵。~卡(qiǎ ㄑㄧㄚˇ)。~所。岗~。放~。2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历代标准不一。3 一种小笛:~子。4 用口吹出的高尖音:口~儿。5 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