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桐的拼音、解释、组词
丝桐的简介:
sī tóng
1.指琴。古人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故称。 2.指乐曲。
1.指琴。古人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故称。 2.指乐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制琴多用桐木,以丝为弦,故以丝桐为琴的代称。唐.李白〈怨歌行〉:「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牋上删抹成断肠诗。」
《丝桐》这一词汇通常指的是琴瑟这类乐器,其中“丝”指的是弦乐器,如琴;“桐”则常指用梧桐木制作的古筝或其他类似乐器。这个词源来自于中国古代对于音乐和乐器文化的重视与赞美。
解释:
- 丝:在古代,“丝”特指用动物丝(如蚕丝)制成的弦,这些弦通常安装在琴、瑟等乐器上。
- 桐:这里“桐”不仅代表了梧桐木这种材质,也是对使用这种木材制作古筝或其他弹拨乐器的传统工艺的一种称谓。
造句:
- 古人云:“丝桐合为韵”,意指用琴瑟这类由丝弦和桐木制成的乐器演奏出和谐美妙的声音。
- 在中秋月夜,诗人轻抚着一架丝桐,那悠扬的乐声似乎能将人心中的忧愁一扫而空。
- 他从小就生活在充满丝桐之音的家庭里,长大后成为了一名技艺精湛的琴师。
- 她喜欢在午后阳光下,用一把古色古香的丝桐弹奏轻音乐曲,享受那份宁静和美好。
- 文化交流活动上,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尝试了中国的丝桐乐器,体验到了东方音乐的独特魅力。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