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的拼音、解释、组词
事实的简介:
shì shí
1.亦作"事寔"。 2.事情的实际情况;实有的事情。 3.干实事。 4.事迹。 5.故实,典故。 6.指事物发展的最后结果。
1.亦作"事寔"。 2.事情的实际情况;实有的事情。 3.干实事。 4.事迹。 5.故实,典故。 6.指事物发展的最后结果。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事情的真实情形。【例】此案外面的传言很多,事实并非如此。
1. 事情的真实情形。《韩非子.存韩》:「听奸臣之浮说,不权事实。」《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词语详解:事实
定义:“事实”通常指的是客观存在并能够被验证或证明的真实性情况或事件。它包括可以感知、记录、测量和证实的具体信息或事件,是科学研究、新闻报道和社会交流中的重要基础。
特点: 1. 客观性:不受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2. 可验证性:事实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或者文献资料等方式进行检验和确认。 3. 普遍认可性:在某一范围内被广泛接受为真实存在或正确。 4. 稳定性与变迁性:某些事实是相对稳定的,而另一些则是随时间变化的。
造句
- 科学研究需要基于大量的客观事实。
-
这个句子说明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基础在于事实的真实性及其验证过程。
-
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提供了一系列的事实来支持它。
-
使用此句强调了当一个人提出观点时,用事实进行支撑的重要性。
-
记者必须依靠准确和可靠的事实来编写新闻报道。
-
这个句子突显了在新闻业中核实信息、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的关键作用。
-
法院判决案件的依据是法律以及相关事实。
-
该句展示了司法程序中,事实作为证据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最终裁决的影响。
-
虽然他否认所有的指控,但这些事实证明了他的罪行。
- 这句话说明了即使当事人不承认某些事情,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可以揭示真相,并用来支撑或反驳某一论断。
通过这几个造句,我们可以看到“事实”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以及法律等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