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华文的简介:
huá/huà/huā wén
指中文:~学校ㄧ~报纸。
指中文:~学校ㄧ~报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的语言文字。《新唐书.卷二一六.吐蕃列传上》:「悉腊略通华文,既宴与语,礼甚厚,赐紫服、金鱼。」《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虽然念错了几个白字,幸亏洋人不大懂得华文,倒未露出破绽来。」
2. 华丽的纹饰。《汉书.卷二二.礼乐志》:「被华文,厕雾縠,曳阿锡,佩珠玉。」三国魏.繁钦〈弭愁赋〉:「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
《华文》是指中国使用的语言文字,通常特指汉字和基于汉字的现代汉语。在国际交流中,“华文”也常用来指代海外华人社会中使用的一种以汉字为基础的文字教育体系。
详细解释
- 含义:华文不仅指的是中国的语言和书写系统,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涵盖了从古至今的所有汉字作品、古典文学以及现代汉语的各种表现形式。
- 历史背景:华文历史悠久,源于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形态演变,并在不同朝代发展出了多种书法风格和书写规范。
- 教育意义:华文是海外华人社会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学习者而言,掌握华文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同时也是进入中文世界的钥匙。
造句
- 在学校里,许多外国学生正在努力学习华文。
- 爷爷家有一本祖传的《华文辞典》,每次翻阅都会让他回忆起过去的岁月。
- 每当有中国新年活动时,社区里的华人都会一起练习书写华文对联。
- 华文教育不仅能帮助孩子学习语言,还能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 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她立志要在大学里学好华文,以便更好地与中国朋友交流。
这些句子展示了“华文”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从个人爱好、家庭传承到学术研究等多方面。
分词解释
华
huá,huà,huā
1 美丽而有光彩的:~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2 精英:精~。含英咀(jǔ)~。3 开花:~而不实。春~秋实。4 繁盛:繁~。荣~富贵。5 奢侈:浮~。奢~。6 指中国或汉族:~夏。中~。~裔。~胄( ➊ 华夏的后裔; ➋ 贵族的后裔)。~工。7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翰(称人书信)。~诞(称人生日)。~居(称人住宅)。8 头发花白:~发(fà)。~颠(指年老)。9 指时光:年~。韶~。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