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责备贤者的拼音、解释、组词

春秋责备贤者的简介:

chūn qiū zé bèi xián zhě
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指才德兼备的人。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

  • AI解释

春秋责备贤者》是源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左传·昭公二十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评价有德行、有能力的人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被寄予更高的期望。这种观念认为,贤者或领导者因其特殊的地位和角色,更应该以高标准来衡量其言行举止,以此为榜样激励他人。同时,这也强调了对这些人的宽容,即使犯错也应给予改正的机会,而不是轻易贬低或指责他们。

造句示例:

  1. 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他一直秉持着《春秋责备贤者》的原则,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都进行了严格的自我反省。
  2. 这位知名企业家经常提及“春秋责备贤者”的古训,在接受采访时总是强调个人责任与领导力的重要性。
  3. 在团队建设中贯彻《春秋责备贤者》的理念,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鼓励进步。
  4. 为了保持自身影响力和公信力,这位政治家时刻谨记着“春秋责备贤者”的古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标准。
  5.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遵循《春秋责备贤者》的原则,既要严格要求,也要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

分词解释

chūn

1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3 生机:大地回~。4 姓。

qiū

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高气爽。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3 指一年:千~万代。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6 姓。

zé,zhài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任。尽~。负~。职~。专~。~无旁贷。2 要求:~求。~令。~成。3 指摘过失:求全~备。~怪。斥~。~罚。谴~。4 质问,诘(jié)问:~问。~难。~让。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杖~。

bèi

1 具备;完备:具~。完~。求全责~(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预~。防~。准~。筹~。~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注。~忘录。3 设备:设~。装~。军~。

xián

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2 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