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屣(dào-)的拼音、解释、组词

倒屣(dào-)的简介:

dào xǐ
1.亦作"倒屧"。 2.急于出迎,把鞋倒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 3.指从坐席上匆忙避开。

  • AI解释

《倒屣(dào-xǐ)》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其中“倒屣”描述了主人迎接客人时急于相见的情态。具体解释如下:

  1. 词源:“倒屣”一词来源于《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原文记载的是曹丕接到弟弟曹植来访时,急忙将鞋子穿反(即倒着穿鞋),然后快速出来迎接的情形。

  2. 释义:形容主人因急切盼望客人的到来而忙乱的样子。常用以形容热情好客、尊贤重礼的情景。

  3. 用法:常用于书面语或较为正式的文体中,用来描绘主人对客人来访时的热情与期待之情。

以下是五个使用“倒屣”的造句:

  1. 他一听说老朋友要来,急忙跑到门口迎接,真可谓“倒屣相迎”。

  2. 在学术会议上,主持人对特邀嘉宾表示了极大的尊重和欢迎,“倒屣”相待。

  3. 李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热情,“倒屣”款待每一位来访的学生家长。

  4. 当宾客到来时,主人迅速换上拖鞋迎接客人,这便是“倒屣”的生动写照。

  5. 老王听说老战友即将光临,连忙收拾房间,准备以一杯热茶“倒屣相迎”。

这些句子体现了成语使用的情景和语境,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