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招的拼音、解释、组词
供招的简介:
gōng/gòng zhāo
1.人犯招供。 2.指书面供词。 3.喻指直抒胸臆的文字。
1.人犯招供。 2.指书面供词。 3.喻指直抒胸臆的文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向法庭承认罪行。《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你有事,只好供招了,你却如何吃得这般杖子?」
2. 承认罪行的供状。《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临安府将可常、新荷供招呈上郡王。」
词语《供招》的详细解释
供招(gòng zhāo)
- 定义与释义:
- "供招"一词通常指的是古代法律术语,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审讯过程中,按照司法人员的要求,对案件事实进行陈述的过程。这些陈述的内容可能包括自己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经过等。
-
在现代汉语中,“供招”这个词较为少见,在特定的历史和法律语境中使用。
-
用法与特点:
- 由于“供招”一词主要应用于古代司法审判过程中,所以在当代语言使用中较少出现。它往往出现在史学研究、法律文献或者文学作品中。
- 在历史文本或戏剧剧本中,“供招”常用来描述犯罪嫌疑人被审讯的情景。
造句
- 在法庭上,律师反复提醒被告人要如实供招,以便查明案件真相。
- 古代的狱官常常对嫌疑人施以刑讯逼供,以获得所谓的“真实”的供招。
- 根据史料记载,很多冤案就是因为没有客观证据,全凭被告人的供招定罪。
- 为了使自己免受酷刑,犯人被迫承认了从未实施过的罪行,并作了虚假的供招。
- 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一个场景里,可以看到古代衙门审案时记录供招的情景。
以上句子旨在通过不同的情境来展示“供招”这个词的应用方式及背景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司法体系中,对于被告人的权益保护有了更完善的规定和程序,确保了证据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