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动词的拼音、解释、组词

及物动词的简介:

jí wù dòng cí
1.又称"他动词"。又称"外动词"。 2.动词的一种。它所表示的动作常涉及动作者以外的事物,如"吃"﹑"穿"﹑"读"﹑"写"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言学中的一类动词。必须有受事者作为传达的对象。它所表示的动作常以动作者以外的事物为对象。如「我看电视」的「看」即是及物动词。也称为「他动词」、「外动词」。

及物动词》,这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能够直接搭配名词或代词等宾语来表达完整意义的动词。也就是说,在句子中使用这些动词时,需要与其它词语结合,通常要有一个或多个宾语来补充说明动作的对象。

详细解释:

  1. 定义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是指那些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搭配名词、代词等宾语来完成意义表达的动词。例如,“吃了”、“写了”都是及物动词

  2. 语法特征及物动词的特点在于它们需要一个或多个宾语来补充说明动作的对象。如果缺少宾语,则该句通常不完整,缺乏足够的信息来传达完整的意义。

  3. 分类

  4. 单宾语动词:如“买了”(直接宾语),表示买的是什么。
  5. 双宾语动词:如“送了他一本书”(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其中“他”是间接宾语,“一本书”是直接宾语。

  6. 作用及物动词在构建句子、表达具体意义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与不同类型的宾语结合,能够描述丰富多彩的动作、状态或行为。

  7. 例句分析

  8. “他吃了早餐。”(单宾语)
  9. “我借了你一本书。”(双宾语)

接下来提供五个包含及物动词的句子:

  1. 妈妈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2. 他们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
  3. 小明画了一个漂亮的卡通人物。
  4. 我们选了最好的那本书作为参考。
  5. 大家请他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以上句子中的动词“做”、“参观”、“画”、“选”、“请”,都属于及物动词,它们各自搭配不同的宾语以表达清晰的意义。

分词解释

1 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2 达到:~格。~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过犹不~。3 趁着,乘:~时。~早。~锋而试。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