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无双的拼音、解释、组词
日下无双的简介:
rì xià wú shuāng
日下:指京城。京城无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
日下:指京城。京城无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日下,比喻京城。日下无双指京都没有第二人可以比得上。比喻才能特出。梁书˙卷五十˙文学传下˙伏挺传:父友人乐安任昉深相叹异,常曰:此子日下无双。唐˙王勃˙上明员外启:江东第一,家传正始之音,日下无双,誉重名流之首。
1. 日下,比喻京城。日下无双指京都没有第二人可以比得上。比喻才能特出。《梁书.卷五○.文学传下.伏挺传》:「父友人乐安任昉深相叹异,常曰:『此子日下无双』。」唐.王勃〈上明员外启〉:「江东第一,家传正始之音,日下无双,誉重名流之首。」
《日下无双》这个词语并非标准汉语词汇,可能是指某一特定情境或故事中的描述。在字面意义上,“日”可以理解为一天中最亮的时候,象征着最光辉、最灿烂的时刻;“下”则指地上或者某一个时期,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发生的具体时间或地点;“无双”意味着独一无二,没有能与之相比者。综合起来看,“日下无双”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时期或场合中最为出色的人物或事物。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故事背景来解析。“日下无双”通常用来形容在某一特定时间、地点或领域内最突出、无人能敌的存在。它强调的是独特性和无可匹敌的卓越。
以下是五个使用“日下无双”的例句:
- 在汉代的大学者中,司马迁以其非凡的史学才能和不畏权贵的精神被誉为“日下无双”。
-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凭借其杰出的政治才能、军事谋略以及智慧在群雄割据的时代里被尊称为“日下无双”人物之一。
- 在19世纪的文学家中,巴尔扎克以其深刻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复杂的长篇小说著称于世,“日下无双”的称号也常用来形容他。
- 隋唐时期,诗人李白以其豪放不羁的性格与卓越的诗歌才华在诗坛上独领风骚,被誉为“日下无双”。
- 20世纪初,鲁迅凭借其深刻的笔触和犀利的批判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被广泛认为是“日下无双”的文豪。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例句更多地是为了展示如何使用这个表达方式,实际上,“日下无双”这一说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历史文献或典籍出处。因此,在正式的学术或写作中应谨慎使用此类表述。
分词解释
日
rì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无
wú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双
shuāng
1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2 偶,与“单”相对:~数。~号。3 加倍的:~料。~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