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白之冤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白之冤的简介:

bù bái zhī yuān
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易辩白的冤屈。荡寇志˙第五十回:寒族颜树德,想叔叔素常也晓得的,今日遭了不白之冤。野叟曝言˙第十八回:若非屡次验明,则其姊受不白之冤,未老先生亦蒙羞于地下。

1. 无法辩白的冤屈。【例】他遭奸人诬陷,因而蒙受不白之冤。

1. 得不到辩白、昭雪的冤屈。《荡寇志》第五○回:「寒族颜树德,想叔叔素常也晓得的,今日遭了不白之冤。」《野叟曝言》第一八回:「若非屡次验明,则其姊受不白之冤,未老先生亦蒙羞于地下。」

《不白之冤》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意味着被无端指责、误会或遭受了不公正对待却无法辩解的情况。字面解析:“不”表示否定,“白”在这里意为清楚、明白,“之”是助词用于连接名词和形容词,“冤”则是指无辜受冤枉的人或事情。所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被错误地指责或是遭受不公正对待的情形。

造句示例

  1. 他虽然多次澄清自己没有违法,但因为证据不足,一直未能洗刷这不白之冤。
  2. 在那次误会中,小李不仅失去了工作机会,还背上了不白之冤,真是令人遗憾!
  3. 尽管事实已经水落石出,但在那场纷争中,张三还是未能摆脱不白之冤的困扰。
  4. 公司里的那位员工虽然做了很多贡献,但因为一场误会成了不白之冤。
  5. 经过多方努力和调查,李华终于可以洗刷多年来的不白之冤了,这对他的名誉恢复至关重要。

这些造句从不同的情境出发,展示了“不白之冤”这一成语的具体应用场景及其背后的情感色彩与内涵。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yuān

1 屈枉,无故受到指责或处分:~枉。~屈。~案。~狱。~愤。伸~。鸣~叫屈。2 仇恨:~头。~家。~孽。3 欺骗:不许~人。4 吃亏,上当:~大头。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