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若的拼音、解释、组词
至若的简介:
zhì ruò
1.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1.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加之。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
2. 至于讲到、提到。为转换话题,谈到有关的或附带的事情时的用词。《文选.江淹.别赋》:「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也作「至如」、「至于」。
《至若》这个词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词组,用于引出下文,一般用来描述较为具体的场景或者情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作转承或过渡的语句,起到引出具体描写的作用。
详细解释:
- 至若:这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固定表达。
- “至”意为到达、达到;
- “若”则有如果的意思,或者是“到……时候”的意思。当与“至”结合使用时,常用来引出具体的场景或情况。
这种用法在古代文学中,特别是在《庄子》等典籍中较为常见,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过渡表达方式,旨在引导读者进入对某个情景的具体描绘之中。
造句:
- 至若春日暖阳,花儿竞艳,蜂蝶翩飞,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 至若那山间小径曲折盘旋,绿树环绕其间,一派宁静而幽美的风光。
- 至若中秋月圆之夜,皓月当空,银光洒落大地,人人心中满是团圆之思。
- 至若夏日炎炎,骄阳似火,水面波光粼粼,绿树成荫,游人避暑其间。
- 至若秋风送爽,黄叶纷飞,收获的季节里,田野一片金黄,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些句子通过使用“至若”来引出具体的自然景观或情景描写,展现了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的美丽景色或氛围。
分词解释
至
zhì
1 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2 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