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的拼音、解释、组词
草木的简介:
cǎo mù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2.指荒野。 3.亦作"艹木"。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2.指荒野。 3.亦作"艹木"。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草与树木。【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诗)
1. 草与树木。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宋.欧阳修〈秋声赋〉:「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词语“草木”指的是自然界中植物的一般称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它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寄托。
详细解释:
- 草:通常指低矮、不很高的植物,如小草、杂草等。
- 木:指树木,即较高大的多年生植物,能够成材的树。
合在一起,“草木”泛指所有的植物。在文学和诗歌中,草木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象或象征自然界的生命力、坚韧不屈的精神等抽象概念。例如,在诗词中常见“草长莺飞”、“草木皆兵”的表达方式,前者形容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后者则是比喻事物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机,表现出对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
造句:
- 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草木都开始冒出新芽。
- 风吹过,满地的野草随风摇曳。
- 山中古木参天,令人敬畏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 草木皆有生命之灵,人类也应尊重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 他的家就在一片茂密的草木之中,隐秘而宁静。
分词解释
草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木
mù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