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的拼音、解释、组词
救死扶伤的简介:
jiù sǐ fú shāng
扶:扶助,照料。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扶:扶助,照料。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抢救垂死的人,照顾伤患。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救死扶伤,犹致析骸之爨。
1. 抢救垂死的人,照顾伤患。《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救死扶伤,犹致析骸之爨。」
词语解释
救死扶伤 (jiù sǐ fú shāng)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拯救垂危的生命,照顾受伤的人。这个成语体现了医生、护士以及其他救护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职责。它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急救现场或医疗场所中无私奉献的精神。
造句
- 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们一直秉持着救死扶伤的理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每一个病人。
-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救援队立即启动了救死扶伤的行动,全力以赴地救助伤员。
- 在抗疫一线工作的医生和护士们,正是践行了救死扶伤的精神。
- 他不仅学医,在平时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践着救死扶伤的理念。
- 这次公益活动中,志愿者们展现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五个句子展示了“救死扶伤”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包括医疗救助、灾难救援以及个人行为等多个方面。
分词解释
救
jiù
1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济。~命。~护。~国。~难(nàn )。~灾。~药。~正(补救匡正)。~死扶伤。~困扶危。2 终止:濯以~热。
死
sǐ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扶
fú
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正。~老携幼。2 帮助,援助:~养。~植。~危济困。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梯。沙发~手。4 姓。
伤
shāng
1 受损坏的地方:工~。~痕。2 损害:~了筋骨。~脑筋。~神。劳民~财。3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风。~寒。4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食。5 妨碍:无~大体。6 悲哀:悲~。哀~。神~。感~。~悼。~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7 得罪:~众。开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