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正正的拼音、解释、组词

堂堂正正的简介: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堂堂,壮盛;正正,严整。「堂堂正正」指军阵强大整齐。语本《孙子.军争》。后用「堂堂正正」形容光明正大。△「以逸待劳」

2. 《孙子.军争》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1>正正之旗2>,勿击堂堂之陈3>,此治变4>者也。 〔注解〕 (1) 邀:迎击。 (2) 正正之旗:严整的旗帜。比喻军容整齐。 (3) 堂堂之陈:壮大的阵容。陈,音ㄓㄣˋ,同「阵」,军队作战时布置的队伍行列。 (4) 治变:掌握机动灵活的战术。

3. 《孙子》一书为春秋孙武所撰,为古代兵书之一,内容分析战争形势,探讨军事作战策略、方式,为历代兵书之祖。〈军争〉一篇从「治气」、「治心」、「治力」、「治变」等几个角度谈作战方法:所谓「治气」,指选择时机,在敌军期待归返,最为松懈时发动攻击;所谓「治心」,指在敌方军心涣散、不安时发动攻击;所谓「治力」,指避免长途远征,休养生息以迎战疲惫不堪的敌军;所谓「治变」,则指当敌军军容整齐壮盛时,应避其锋芒。其中对于「治变」一项,孙文原云:「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处「陈」同「阵」,是阵容的意思。「正正之旗」、「堂堂之陈」就是用来形容严整壮盛的军容。后来「堂堂正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如宋.陈亮〈酌古论四.李靖〉:「其阵堂堂,其旗正正,此非正兵不能然也。」也是用来形容军容之壮盛。但除此之外,还见有另外的引申义,如清末刘鹗撰著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他却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说出来。」其中「堂堂正正」则是用来形容光明正大,此亦为现今使用的语义。

1. 原形容军容强大整齐。后用以形容光明正大的样子。语出《孙子.军争》。【例】做人要堂堂正正,岂可做出有愧天地良心的事。

1. 本指军阵强大整齐。《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后用以形容光明正大。《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况且人家的话,堂堂正正,料者一时驳不倒。」

《堂堂正正》这个成语或形容词组,用来描述人的行为、作风等表现出的是光明磊落、没有私心杂念的样子。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本身的外形或状态给人以整齐端正的感觉。

详细解释:

  • 堂堂:指外观宏伟壮丽;庄重体面。
  • 正正:意思是正当、正派,没有歪门邪道。

结合起来,“堂堂正正”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光明磊落、诚实守信,也可以用于描述事物的外形或特质给人以整齐端正的感觉。它还常被用来强调一个人在道德和品行上的高尚与坦荡。

造句示例:

  1. 这位企业家总是堂堂正正地面对所有挑战。
  2. 在这次辩论中,他表现得非常堂堂正正,没有说任何不实的话。
  3. 她的为人处世十分堂堂正正,大家都很佩服她。
  4. 他们公司一向坚持堂堂正正的原则进行商业操作。
  5. 这个市场上的产品设计都力求堂堂正正、简洁大方。

以上句子展示了“堂堂正正”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或形容词组。

分词解释

táng

1 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2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房。~兄弟。3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公~。过~。4 量词:上了一~课。一~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