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毕勒罕的拼音、解释、组词
呼毕勒罕的简介:
hū bì lè/lēi hǎn
1.亦作"呼必勒罕"。 2.蒙语xubilgan音译。意为转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转世再生,亦指活佛传位的制度。
1.亦作"呼必勒罕"。 2.蒙语xubilgan音译。意为转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转世再生,亦指活佛传位的制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自在转生,即「再来人」之意。译自蒙古语。指身死之后,能不昧本性,寄胎转生,复就其前世职位,使灵魂具一新肉体。乃是喇嘛教中活佛传位的制度。也译作「呼弼勒罕」。
《呼毕勒罕》在蒙古语中是一个名词,通常被翻译为“希伯来人”或“耶胡达”,但这个词语更常用于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之中。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呼毕勒罕”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不过,在某些宗教和神学文本或者蒙元史研究文献中,它可能指代与犹太民族相关的人物或概念。
如果是在其他上下文中使用“呼毕勒罕”,它可能是指特定的文化、历史人物的名字或者是某个特殊含义的称号。由于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并非广泛通用,因此在没有明确背景的情况下理解它的意思会比较困难。
以下是基于上述解释构建的五个造句例子(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假设性的情景创建的,并非真实存在的情况):
- 在研究蒙元时期的宗教文化时,学者们发现“呼毕勒罕”这一名称与犹太教有某种联系。
- 一位历史爱好者说:“在某些史料中,‘呼毕勒罕’一词被用来指代一位重要的蒙古统治者。”
- 小说《呼毕勒罕》讲述了这位神秘人物如何在元朝宫廷中穿梭的故事。
- 翻译家在翻译一部关于蒙元史的英文著作时,对“呼毕勒罕”这一词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 考古学家挖掘出了一枚刻有“呼毕勒罕”字样的印章,为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的线索。
请注意,以上造句中的“呼毕勒罕”是一个假设性的例子,并不是实际存在的词语或文化概念。
分词解释
呼
hū
1 喊:~喊。~声。~吁。~天号(háo )地。2 唤,叫:~唤。~叫。~应。~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3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气。~吸。4 象声词:~地跳起来。5 姓。
毕
bì
1 完结:礼~。~业。~生。~力。2 完全:~肖(xiào )(完全相象)。凶相~露。~其全力。3 究竟,到底:~竟。4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5 古代田猎用的长柄小网,亦指用长柄网捕取禽兽:“鸳鸯于飞,~之罗之”。6 古代丧祭时穿牲体的横木。7 姓。
勒
lè,lēi
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3 强制:~令。~索。4 统率:~兵。5 雕刻:~石。~碑。~铭。
罕
hǎn
1 稀少:稀~。~见。~俦(很少与之相比的)。~世之宝。人迹~至。2 古代称捕鸟用的长柄小网。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