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随波的拼音、解释、组词

逐浪随波的简介:

zhú làng suí bō
逐浪:追逐浪潮;随波:随顺波流。喻指一个人缺乏主见,总是随顺时尚,人云亦云。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随波逐流」。见「随波逐流」条。

2. 此处所列为「随波逐流」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八四.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1>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注解〕 (1) 凝滞:停滞不动。

3. 此处所列为「随波逐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随波逐流」字面义是顺著水流而行,引申为人顺著环境潮流行事,最早的源头是屈原的〈渔父〉一文。屈原是战国时楚国大夫,后因受谗言被流放至江南,作〈渔父〉一篇以申己志。〈渔父〉使用设问的方式,假托一名江边渔父与屈原对话,用以表达他不愿同流合污的心声。文中写到屈原在被放逐后,披头散发,形容枯槁地在江边行走。有一位渔父看到他,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为举世皆浊只有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不见容于朝廷,所以被放逐于此。」渔父便问:「自古以来,圣人都能随环境变化调整自己,既然举世皆混浊,何不淈其泥扬其波呢?」「淈」(ㄍㄨˇ)是扰乱而使其混浊之意,「淈其泥扬其波」就是要屈原随著大环境,跟著众人起舞,一起沉沦。《史记.卷八四.屈原列传》也收录这篇文章,同句话则载为「随其流而扬其波」,意思与原意相似。后来「随波逐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只依从环境潮流行事。

1. 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只依从环境、潮流而行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二出》:「似这般失业,似这般逐浪随波,忍冷耽饥。」《孤本元明杂剧.洞天玄记.第三折》:「想这厮犯无祷于天罪,妄行无耻不知非,至此也还不愧,只待逐浪随波,成精作魅。」也作「随波逐流」。

词语《逐浪随波》是一个成语,它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临变化或挑战时缺乏自主性,而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被动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这个成语中的“逐”意为追逐、跟随,“浪”指的是海洋中的波浪,象征着不可控的外部因素,“随波”则是顺从之意。因此,整个词语表达了一种缺乏主见、盲目跟风的状态。

详细解释

  • 逐浪:追逐、跟随海浪。
  • 随波:随着波浪飘荡或变化。
  • 整体含义:形容人在面对环境或社会的变化时,没有自己的主张和定见,而是像海洋中的波浪一样,被动地随外界因素波动。

造句

  1.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那些只是一味逐浪随波的企业最终难以在竞争中立足。
  2. 老板的决定就像一场海啸,作为员工,他只能选择逐浪随波,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3. 小张总是喜欢追逐流行趋势,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显得有些逐浪随波
  4. 在学习上,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逐浪随波,缺乏深入思考和独立见解,很可能难以取得真正的进步。
  5. 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与选择时,我们应该学会坚持自我,而不是盲目逐浪随波

分词解释

zhú

1 强迫离开:~客令。放~。驱~。2 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步。~个。~渐。~年。~一。3 追赶:~鹿(喻争夺天下)。角(jué)~(争相取胜)。追~。笑~颜开。

làng

1 大波:波~。海~。巨~。风~。~涛。~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静。2 像波浪起伏的:麦~。声~。3 没有约束,放纵:放~。流~。~费。~迹。~人。孟~。

suí

1 跟着:~从。~员。~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 )就市。2 顺从,任凭:~意。~口。~宜。~和。~俗。~笔。~遇而安。3 顺便,就着:~带。~手关门。4 像:他长得~他父亲。5 姓。

1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浪。~涛。~澜。~光。~纹。~荡。推~助澜。~及(影响到,牵涉到)。2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电~。光~。超声~。~长。~段。~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