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飞胆丧的拼音、解释、组词
魂飞胆丧的简介: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魂飞魄散」。见「魂飞魄散」条。
2. 此处所列为「魂飞魄散」之典源,提供参考。(一) ※宋.刘宰〈鸦去鹊来篇〉诗(据《宋诗钞.漫塘诗钞》引)昨日鸦鸣绕庭树,道上行人色惊惧。试呼行者问如何?身为户长催残税。残税自昔称难理,三年尤非四年比。……千钱代输犹可出,今日方输又明日。父兮母兮叫不闻,遗体鞭笞同木石。日日鸦鸣期会到,血洒公庭深不扫。遂令著处听鸦鸣,魂飞魄散心如捣1>。和气致祥垂致异,已甘旱魃来为祟。忽惊鸦散鹊交飞,高枝报喜仍低枝。万口欢呼声动地,府今尽放三年税。 〔注解〕 (1) 捣:搥击。(二) ※《西游记.第四一回》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堂1>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2>!慌得那四海龙王在半空里,收了雨泽,高声大叫:「天蓬元帅!卷帘将军!休在林中藏隐,且寻你师兄出来!」 〔注解〕 (1) 胸堂:同「胸膛」。 (2) 残生:指剩余的生命。(三) ※宋.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二.张氏夜奔吕星哥》幼小与偕,绸缪莫甚。又同笔砚,总夸谢氏之能文;甫就冠笄,未遂子平之卑娶。眉来眼去,魄散魂飞。已知夙世之缘,俱有少年之泰。好合1>定期于鼓瑟2>,心知不待于挑琴3>。 〔注解〕 (1) 好合:男女结合。 (2) 鼓瑟:弹奏瑟。 (3) 挑琴:弹奏琴。
3. 此处所列为「魂飞魄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一) 古人认为活人的身上有精气,就是魂魄,一旦魂魄离开身体,消散无形,人就会死去。有时候人因为受到极大的刺激,变得极为慌乱,或是失去知觉,就好像魂魄暂时离开了身体,这时人们就用「魂飞魄散」来形容这种情形。在所引典源宋.刘宰〈鸦去鹊来篇〉中,形容农民受重赋苛税之苦,弄得家徒四壁。因为无钱纳税而被处死的人很多,所以人们只要听到乌鸦的叫声,就知道又有人因为无钱纳税被处死,心中非常惊恐害怕,有如魂飞魄散。后来「魂飞魄散」这句成语或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非常恐惧害怕。 (二) 古人认为活人的身上有精气,就是魂魄,一旦魂魄离开身体,消散无形,人就会死去。因此「魂飞魄散」有死亡的意思。在所引典源《西游记.第四一回》中,描述孙悟空因为被火焰焚身,便跳入水中灭火,结果冷水逼得火气攻心,让他一口气喘不过来,就「魂飞魄散」,也就是死了。后来「魂飞魄散」这句成语或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死亡。 (三) 古人认为活人的身上有精气,就是魂魄,一旦魂魄离开身体,消散无形,人就会死去。有时候人因为受到外物的诱惑,变得心神不宁、恍惚迷乱,就好像魂魄暂时离开了身体,这时人们就用「魂飞魄散」来形容这种情形。在所引典源宋.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二.张氏夜奔吕星哥》中,形容男女主角彼此情意合,以致成天心神不宁,只有想到对方,就好像魄散魂飞了。后来「魂飞魄散」这句成语或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心神不宁、恍惚迷乱。
《魂飞胆丧》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极度惊恐或哀伤而精神和意志完全崩溃的状态。这个成语出自明代冯梦龙所著的话本小说集《醒世恒言》,原文为:“吓得他魂飞胆丧。”
具体解释如下: - 魂:灵魂。 - 飞:飞散,形容极度恐惧时的精神状态,仿佛灵魂都要被吓跑了。 - 胆:胆子,勇气。 - 丧:丧失、失去。这里指因为极度的惊恐或悲哀而失去了平时应有的勇气和决心。
5个造句举例:
- 他听到朋友突然死亡的消息后,整个人都魂飞胆丧,好半天都无法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 小说中的男主角在面临绝境时,竟被吓得魂飞胆丧,连逃跑的勇气都没有了。
- 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面前,人们纷纷惊慌失措,有的甚至达到了魂飞胆丧的程度。
- 他在黑暗中独自前行,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整个人显得魂飞胆丧。
- 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他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整个人都变得魂飞胆丧。
分词解释
hún
1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灵。鬼~。~不附体。2 指精神或情绪:~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不守舍。fēi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4 极,特别地:刀子~快。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dǎn
1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囊。苦~。~固醇。肝~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2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量。~气。壮~。~魄。~大妄为(wéi )。3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暖瓶~。sāng,sàng
1 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事。~礼。~亡。~假(jià)。~乱。治~。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