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识的拼音、解释、组词
默识的简介:
mò shí/zhì
1.暗中记住。语出《论语.述而》:"默而识之。"
1.暗中记住。语出《论语.述而》:"默而识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本《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指暗中记诵在心。《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弘羊潜计,安世默识。」
《默识》这一词汇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它指的是一种通过长期记忆积累而来的知识或技能,并不依赖于直接的学习过程,而是通过反复实践和长时间的经历自然掌握。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一领域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操作能力。
详细解释
- 默:表示不借助语言、文字等外显手段。
- 识:指认识、识别或记忆的能力。
结合以上解释,“默识”意味着通过不断实践而内化知识或技能,不需要刻意记忆或教授。它强调的是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造句
- 经过多年的练习,李老师已经达到了默识的地步,能够一眼识别出学生的错误。
- 王师傅的手艺已经到了默识的境界,无论什么样的木材,他都能精准地看出它的优劣所在。
- 长年在田野间工作的老张对于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掌握已达到默识的程度,几乎不需要参照任何资料就能做出准确判断。
- 小张通过多年的书法练习,对笔画结构已经达到了默识的地步,一挥而就,不假思索。
-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他对于常见疾病的症状已经形成了默识的记忆,可以迅速作出诊断。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