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从的拼音、解释、组词

胁从的简介:

xié cóng/zòng
被迫相从:胁从分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被迫而相从。《书经.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一时迫于胁从,岂所得已?」

词语解释

胁从》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描述被迫参与不义行为或犯罪的人。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此词,但在法律、历史文献及某些文学作品中有时会提及“胁从”。这里主要解析其在古文中的含义。

解释: 1. 被迫参与: 胁从之人通常是由于受到外部强制(如恐吓、威胁)而不得不加入某项行动或事件,尽管内心不愿。 2. 无主动意愿: 与主动犯罪者不同,胁从者的主观恶性较轻,他们并未有预谋或自愿参与行为。

造句

  1. 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区分主要犯罪分子和胁从人员,对后者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减轻处罚。
  2. 在那次事件中,张三被哥哥恐吓而被迫参与了抢劫活动,事后他向警方坦白并解释自己只是个胁从者。
  3. 历史上的许多革命运动中不乏有普通民众因迫于家庭压力、个人利益等原因成为所谓的“胁从”参与者。
  4. 为了避免法律的严厉惩罚,在法庭上被告律师强调其当事人是被迫加入犯罪行为,属于典型的胁从角色。
  5. 古代法律规定对于胁从者可以根据具体情节酌情处理,体现了对人性复杂性和社会环境变化的理解与包容。

这些句子展示了“胁从”这一概念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xié

1 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下。2 逼迫恐吓:~迫。威~。裹~。~持。~从。3 收敛:~肩谄笑(收缩肩膀,强为媚悦之颜,形容谄媚人的丑态)。~肩低眉(低三下四的样子)。~肩累(lěi )足(形容恐惧。“累足”,小步快走)。

cóng,zòng

1 跟随:愿~其后。2 依顺:顺~。盲~。~善如流。3 采取,按照:~优。4 从事;参加:~业。~政。投笔~戎。5 由,自:~古至今。~我做起。6 跟随的人:侍~。仆~。7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8 次要的:主~。~犯。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