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兵伐谋的简介:

shàng bīng fá móu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 AI解释

《孙子兵法》中提到“上兵伐谋”,这是出自于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计篇》,原文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战争策略中,最高明的方法就是通过智谋来战胜对手。具体来说:

  • 上兵伐谋”意味着用智慧和策略去打败敌人,而不是依靠武力直接攻击。
  • “其次伐交”,指的是在智谋不足以取胜时,可以利用外交手段,如联盟、离间等手段来削弱敌人的实力。
  • “其次伐兵”,是指通过军事行动进行直接对抗,但这是第三选择。
  • “其下攻城”,则是在最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的措施,通常来说是最为消极和费时费力的选择。

这句话反映了孙子对战争策略的深刻理解:智谋高于武力,外交手段优于直接冲突。它强调在军事行动中应当首先通过智慧去解决问题,并且只有当其他方法都行不通时,才考虑使用武力。

造句

  1. 在公司竞争中,仅靠广告宣传是不够的,上兵伐谋,我们需要制定出更有创意的战略计划。
  2. 在这场辩论赛中,我们不仅要反驳对方的观点,更应该提前准备充分的信息和论据以攻心为上。
  3. 这位企业家用智慧赢得了市场,在行业竞争中占得先机,真正做到了上兵伐谋
  4. 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总是比武力强得多,正如孙子兵法所言,上兵伐谋,这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更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5. 在这个信息时代,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和策略制定远胜于简单的攻击对方网站或采取其他激进行动。上兵伐谋,应该更注重智慧与创新的应用。

这些句子反映了“上兵伐谋”这一原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强调了运用智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1 砍:~树。砍~。2 征讨:讨~。~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3 自夸:~善(夸自己的好处)。~智。不矜不~。

móu

1 计划,计策,主意:计~。出~划策。2 设法寻求:~求。图~。~面。~篇。~生。~幸福。3 商议:~议。~划。不~而合。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