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木的简介:

sān mù
1.古代加在犯人颈﹑手﹑足上的三件刑具。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三棵树木。如:「园内花木扶疏,厅前三木更是傲然挺立。」2.古代用来枷锁犯人颈项及手足的刑具。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衣赭衣,关三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还喜未及会审,不受那三木囊头之苦。」

《三木》通常是指汉字“森”的结构,它由三个“木”字组成,因此得名。在汉字学中,“三木”被用来形容一种特殊的偏旁,即三木旁(拼音:sān mù piāng),用于构成一些表示树木或相关含义的字。

详细解释

  1. 结构特点:“森”字就是典型的“三木”结构,三个独立的“木”字并列构成。
  2. 意义象征:虽然字面上看起来是三个木材的意思,但实际上更多时候是指茂密的树林或者大量的树木。在造字学上,“森”有茂盛、密集之意。
  3. 文化含义:“三木”结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组成部分,它还经常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困境或困扰,特别是指“父老子弟”的忧虑。“三木”之说源自古代中国的一种说法,认为老年人常常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感到担忧。因为老年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子女(即一木),且他们的父母也已经成年有家庭了(二木),所以称作“三木”。

造句

  1. 森林中的树木长得茂盛如森,形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
  2. 他种植的树苗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整个院子都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三木”世界。
  3. 小时候的我们总爱在树林中玩耍,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是想起童年在森林里度过的快乐时光。
  5. 这片林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许多种类的树木构成了一个真正的“三木”王国。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森”的字面意义,也体现了它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层面的意义。

分词解释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