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九的简介:
sān jiǔ
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每年1月9-17日,正值“小寒”和“大寒”之间。此时冷空气经常南下,中国的气温降至全年最低。
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每年1月9-17日,正值“小寒”和“大寒”之间。此时冷空气经常南下,中国的气温降至全年最低。
- AI解释
“三九”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个特定时期,通常指的是每年阳历12月6日或7日开始的一个持续9天的寒冷时段。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之后紧接着便是“三九”。按照中国的习俗和传统文化,三九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之一。人们会在此时加强保暖措施,吃热乎的食物来抵御严寒。
详细解释:
- 时间定义:“三九”通常指的是从冬至日后的第三个九天的开始,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 气候特征:这个时期气温最低,天气寒冷干燥,是防寒保暖的关键时期。
- 文化意义:“三九”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文化概念,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适应。
接下来,提供五个使用“三九”的例句:
- 在三九期间,老王每天早上都会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去晨练。
- 为了度过寒冷的三九天,小张决定全家一起去温泉度假村放松一下。
- 每年冬天,三九期间是李阿姨家腌制各种腊肉和香肠的最佳时节。
- 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到了室内温暖如春,小明一家在三九天里仍能享受家庭聚会的温馨。
- 小华所在的学校,在三九期间加强了对孩子们防寒保暖措施的检查。
分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