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的拼音、解释、组词

骢马的简介:

cōng mǎ
1.亦作"騘马"。 2.青白色相杂的马。 3.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指御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青白色的马。泛指健壮的骏马。唐.王维〈洛阳女儿行〉:「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骢马》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一种青白色的骏马,是形容马的一种颜色和品质。骢马的颜色特征为马毛混有青、白色斑纹或条纹,这种马通常体型健壮,精神抖擞,常用于比喻英勇善战的人物或意气风发的青年。

详细解释:

  1. 词源:此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用以描述一种特定的颜色和形态。
  2. 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骢马常常被用来象征勇气、力量与豪迈的精神。它既表现了马匹的英勇形象,也往往隐喻人的品质。
  3. 历史典故:历史上有许多诗人或作家曾用“骢马”来形容英雄人物或者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造句:

  1. 壮士解鞍处,骢马来迎客。
  2. 昔日名将,骑着一匹雪青的骢马,英姿飒爽。
  3. 骤雨初歇时,只见一匹奔腾的骢马在烟雾中隐约可见。
  4. 他自幼便养成了骑乘习惯,今日策一骢马,英气逼人。
  5. 看,那青白相间的骏马,正是古代战场上的“骢马”。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骢马”这一词汇在古文中被赋予的深厚意蕴和生动形象。

分词解释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