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峙的拼音、解释、组词

鼎峙的简介:

dǐng zhì/shì
〈书〉三方面对立。鼎有三足,所以叫鼎峙。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为三方如鼎足般对立。《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天道三十年一变,岂得常为鼎峙乎?」

《鼎峙》,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三个势力或方国在某一领域内形成均衡的状态,类似于成语中的“三国鼎立”,指的是三方势均力敌,共同维持着一个相对稳定和平衡的局面。这个概念源自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一种政治格局描述方式。

详细解释:

  • 出处:这个词来源于《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作品,在原著中用于形容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在当时中国南方地区形成的三足鼎立之势。
  • 含义:指三个主体在同一领域或空间内各自占有一定份额,彼此间没有一方能够完全占据优势地位。这种状态往往需要各方力量相互制约和平衡。

造句示例:

  1. 尽管小明、小华和小芳在学习上各有特长,但通过共同努力,他们形成了一个鼎峙的局面。
  2. 市场上的三家大型零售商目前处于鼎峙状态,没有一家能够完全独占市场优势。
  3. 因为三个国家实力相当,所以整个地区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三足鼎立。
  4. 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有所长,最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鼎峙关系。
  5. 尽管竞争对手很多,但他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营销策略,在市场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鼎峙态势。

这些造句展示了“鼎峙”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不仅限于历史或政治领域,也可以用来描述市场竞争、团队合作等多种场景。

分词解释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