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其手的拼音、解释、组词

高下其手的简介:

gāo xià qí shǒu
犹言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上下其手」。见「上下其手」条。

2. 此处所列为「上下其手」之典源,提供参考。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备而还 ,遂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1>囚2>皇颉3>,公子围4>与之争之,正5>于伯州犁6>。伯州犁曰:「请问于囚7>。」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8>之贵介9>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10>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11>焉。」戌怒,抽戈逐王子围,弗及。 〔注解〕 (1) 穿封戌:春秋时代楚国大将。 (2) 囚:动词,俘虏,拘禁。 (3) 皇颉:春秋时代郑国大夫。颉,音ㄒ|ㄝˊ。 (4) 公子围:春秋时代楚国王子,名围。共王子,后承继王位为楚灵王。 (5) 正:音ㄓㄥˋ,论定是非。 (6) 伯州犁:春秋时代楚国大夫。 (7) 囚:名词,囚犯。 (8) 寡君:古代臣民对他国自称本国君主的谦词。 (9) 贵介:显贵的人。 (10) 县尹:职官名,一县的首长。 (11) 弱:动词,败。

3. 此处所列为「上下其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春秋时代,楚、郑两国交战,楚国大将军穿封戌俘虏了郑国大夫皇颉,立下大功。同行的王子围见了眼红,想要把这个功劳占为己有,硬说皇颉是被自己捉到的。穿封戌也不甘势弱,两人争执不下,于是找了伯州犁来裁断是非。伯州犁说:「这要问问被虏来的皇颉,他说的一定错不了。」便把皇颉带上,由伯州犁来质问。但其实伯州犁想袒护王子围,于是他故意先高举一手指著王子围说:「这位是王子围,也是本国国君所宠爱的弟弟。」接著放下手,向下指著穿封戌说:「这位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一个县官。这两人当中,究竟是那一个捉到你的?」皇颉看到他刻意分别的手势,也听懂了话中的暗示,就顺应著回答说:「我不敌王子围,就败下阵来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上下其手」,用来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亦用来形容带有邪念,不礼貌地触摸他人身体。

1.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五.官制》:「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司寇参军。」《清史稿.卷二八八.张廷玉传》:「刑部引律例,往往删截,但用数语,即承以所断罪;甚有求其仿佛,比照定议者:高下其手,率由此起。」

《高下其手》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在做某件事情时故意不公正或者不公平,特别是指在评判或评估的过程中,有意改变标准或结果。通常用于描述某些人在操作中带有主观意图,使结果偏向自己所期望的方向。

详细解释:

  • :指的是抬高的意思。
  • :指的是降低的意思。
  • 其手:即用手来做某事,这里指通过某种手法去操纵或操控。

合起来,《高下其手》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在评判、操作过程中故意改变标准或结果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带有不公正的成分,反映了某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有意为之的特点。

造句:

  1. 在这次比赛中,评委们高下其手,明显偏袒某位参赛者。
  2. 老板在招聘新员工时高下其手,总是选择和他关系较好的人。
  3. 在项目评估过程中,项目经理高下其手,使得自己团队的项目被评为最佳。
  4. 为了赢得比赛,他故意让队友在比赛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对手获得胜利,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高下其手”。
  5. 老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明显不同,对待优等生格外宽容,而对后进生却要求严格。这样的做法也可以用《高下其手》来形容。

以上例子展示了“高下其手”在实际应用中的多种场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分词解释

gāo

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2 高度:他身~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级。~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5 声音响亮:引吭~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7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11 姓。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qí,jī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