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扬的拼音、解释、组词
鹰扬的简介:
yīng yáng
1.威武貌。 2.武事的代称。 3.逞威;大展雄才。 4.古代武官名号。三国魏曹操曾拜曹洪为"鹰扬校尉"。见《三国志.魏志.曹洪传》。隋炀帝时改骠骑将军为"鹰扬校尉"﹐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后又改为"鹰击郎将")。见《隋书.百官志下》。
1.威武貌。 2.武事的代称。 3.逞威;大展雄才。 4.古代武官名号。三国魏曹操曾拜曹洪为"鹰扬校尉"。见《三国志.魏志.曹洪传》。隋炀帝时改骠骑将军为"鹰扬校尉"﹐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后又改为"鹰击郎将")。见《隋书.百官志下》。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威武奋扬如鹰。【例】我军雄壮,威武鹰扬。
2. 特出。比喻文名远播,如鹰之飞扬。【例】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
1. 威武奋扬如鹰。《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元.杨载〈塞上曲〉:「中情无留滞,千载能鹰扬。」
2. 特出。比喻文名远播,如鹰之飞扬。《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
《鹰扬》这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它源自古代典籍。一般而言,“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勇猛和力量,而“扬”字有彰显、高飞之意。综合起来,“鹰扬”可以理解为形容人才或人物的卓越才能、雄心壮志或者英勇精神。
详细解释
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大雅·卷阿》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冈;百鸟闻之,亦能翔。”虽然直接提到“鹰扬”的句子不常见,但结合其象征意义和类似表达方式可以推测,“鹰扬”可能被用来形容人的英勇行为或卓越表现。例如,《后汉书·儒林传下》中有:“夫鹰扬在野,自有时节。”
造句
- 李教授的学术成就如同雄鹰展翅,在学术界形成了独特的“鹰扬”之姿。
- 这位新入职的年轻人充满活力与激情,他身上那种“鹰扬”的精神,是团队最需要的力量。
- 作为公司的领导层成员,老张先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魄力,他的表现真可谓是“鹰扬”。
- 在这次体育比赛中,小林同学如同一只翱翔于天际的雄鹰,充分展现了“鹰扬”的精神风貌。
- 对于那些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积极态度、勇往直前的人而言,“鹰扬”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词。
需要注意的是,“鹰扬”这一词语虽然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其象征意义进行的解读与应用,并非直接引用的具体历史文献内容。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