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如土的拼音、解释、组词
面色如土的简介:
miàn sè rú tǔ
形容惊恐之极。同“面如土色”。
形容惊恐之极。同“面如土色”。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惊恐到了极点。聊斋志异˙卷五˙武孝廉:一日,方燕饮,闻喧詈声,释杯凝听,则妇搴帘入矣,石大骇,面色如土。亦作面如土色、面如灰土。
1. 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惊恐到了极点。《聊斋志异.卷五.武孝廉》:「一日,方燕饮,闻喧詈声,释杯凝听,则妇搴帘入矣,石大骇,面色如土。」也作「面如土色」、「面如灰土」。
《面色如土》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由于极度惊恐、忧虑或身体状况非常糟糕而脸色变得苍白如土,给人一种病态、虚弱的印象。
详细解释:
- 颜色:这里指的是人的面部皮肤的颜色。
- 如:表示相像,好像的意思。
- 土色:是指土地的颜色,通常为黄色或者灰白色的。在这里比喻面色极其苍白。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在极端情况下脸色的急剧变化,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极度恐惧、或是严重生病时的状态。它强调的是脸色由正常状态迅速转变为极为苍白或无血色的状态。
造句:
- 自从听到那个噩耗之后,他整个人面色如土,走路都不稳了。
- 在听说妈妈病危的消息后,小明面色如土,一整天都没说一句话。
- 这次的手术风险极大,患者术后的脸色都如土色一般。
- 突然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哥哥的面色立刻变得如土一样苍白。
- 经过连续几天高强度的工作和休息不好,他看起来面色如土,整个人都精神不振。
分词解释
面
miàn
1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8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9 粉末:药~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
色
sè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4 种类:各~用品。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6 妇女美貌:姿~。~艺。7 情欲:~情。好(hào)~。
如
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土
tǔ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