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时暴月的拼音、解释、组词

荒时暴月的简介:

huāng shí bào yuè
荒:五谷不收;暴:凶。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收成不好或青黄不接的时候。如:家乡本是贫瘠地区,所以每当荒时暴月,人民生活更苦。

1. 收成不好或青黄不接的时候。如:「家乡本是贫瘠地区,人民生活已经很苦,遇到荒时暴月就更苦了。」

荒时暴月》的详细解释

荒时暴月”并非一个常用的成语或固定搭配,它由两个部分组成,“荒时”与“暴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荒时”通常指的是灾年、歉收的时期;而“暴月”则指气候恶劣的月份。结合在一起使用时,这种表达更多是在文学作品或者特定情境下用来形容某个时期的环境或社会背景非常不佳。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短语并不常见,但从其组成部分来看,“荒时暴月”可以形象地描述一个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都非常艰难、困苦的时期。通常用这个词来描绘某种极端不利的情境,可能涉及经济萧条、自然灾害频发等情况。

造句

  1. 荒时暴月之际,农民们只能依靠政府提供的紧急粮食援助才能勉强度日。
  2. 荒时暴月中,许多原本富庶的地区变得满目疮痍,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3. 尽管面临荒时暴月带来的种种困难,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书籍、充实自己。
  4. 为了应对荒时暴月对当地经济造成的打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和措施。
  5. 这位历史小说作家将笔下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了荒时暴月时期,以此来描绘人性的善与恶。

分词解释

huāng

1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2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3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4 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5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6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7 放纵,迷乱:~淫。~腆(沉湎于酒)。8 远,边远的地方:~远。~遐。八~。9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之”。10 包有:“奄有龟蒙,遂~大东,至于海邦”。11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子(毛坯)。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bào,pù

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3 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4 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5 鼓起来,突出:~起青筋。6 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7 〔~露〕显露,如“~~无遗”。8 姓。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