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锧的拼音、解释、组词

斧锧的简介:

fǔ zhì
古代斩人的刑具,像铡刀。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刑法。置人于铁砧上,以斧砍之。故以斧锧指诛戮之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愿请玺复以治邺,不当请斧锧之罪。」《聊斋志异.卷二.陆判》:「前夕冒渎,今来加斧锧耶?」也作「斧质」。

斧锧》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指的是刑具中的两种工具:“斧”和“锧”。其中,“斧”通常指的是用于执行斩首的刀斧;“锧”,是行刑时垫在受刑者身下的木板或石板。在古代,这两样工具常常被作为刑罚的一种象征。

详细解释:

  • :古代用来砍伐树木、屠杀牲畜等,后来引申为一种酷刑的器具。
  • 锧(zhì):行刑时垫在受刑人身下的木板或石板。这个字还常常用于比喻承担重任或者托付重责的意思。

造句:

  1. 在古代,犯了大罪的人往往会被处以斧锧之刑,这是一种极其残忍的惩罚方式。
  2. 我们应当珍惜当下,因为生命如朝露,在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时,要像斧锧一样坚定自己的立场。
  3. 老将军一生功勋卓著,如今国家有难,他挺身而出,就如同一把利斧和一块坚实的砧板,准备为国效力。
  4. 这场改革如同斧锧之刃,直指旧有的制度弊端,推动社会前进。
  5. 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重大如斧锧,唯有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去完成使命。

上述造句中,“斧锧”一词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与比喻用法,既体现了其原始的刑罚意义,也拓展了它象征着坚定的决心、责任等更广泛的意义。

分词解释

1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2 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藻(雕饰、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