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髦的拼音、解释、组词
弁髦的简介:
biàn máo
1.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发。古代男子行冠礼﹐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发为髻。因以"弁髦"喻弃置无用之物。 2.引申为鄙视。 3.谓刚成年。
1.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发。古代男子行冠礼﹐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发为髻。因以"弁髦"喻弃置无用之物。 2.引申为鄙视。 3.谓刚成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男子成人时举行冠体,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之后剃去垂髦,不再用缁布冠。后即用弁髦来比喻没有用的东西。《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2. 玩弄、轻视。《醉醒石》第一四回:「即如王敦、桓玄干犯名义,谋反篡位,先时戕害僚友,继而弁髦君上。」
《弁髦》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指古代礼帽上的装饰物,具体来说,“弁”指的是一种古代官服所配戴的一种帽子,而“髦”,则是指用马尾或人的发束制作成的垂饰。这种装饰物通常用作点缀,增加头饰的美感。
详细解释
- 弁:在古代,是官员们常佩戴的礼帽,种类较多,如进贤冠、皮弁等。
- 髦:古代用来指代马尾或人的发束,作为饰品悬挂在帽子上,具有装饰作用,有时也象征贵族身份。
造句
- 古代文官常常头戴弁髦,显得威严庄重。
- 在宫廷庆典中,皇帝身着龙袍,头戴带有华丽弁髦的冠冕,尽显王者风范。
- 那位年轻官员虽然职位不高,但他依然穿戴整齐,弁髦飘逸,显示出他对礼仪的重视。
- 历史书籍上记载了许多著名的将领头戴弁髦出征作战的情景。
- 舞台上扮演古代官吏的角色时,演员必须戴上带有装饰性弁髦的帽子来完成装扮。
以上是关于《弁髦》这个词的详细解释及造句示例。请注意,由于“弁髦”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句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而设计的。
分词解释
弁
biàn
1 古代的一种帽子:~髦(①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礼时用弁束住头发,礼成后把弁去掉不用,后喻没用的东西;②喻轻视)。2 〔~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3 旧时称低级武官: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