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的拼音、解释、组词

庙号的简介:

miào hào/háo
古时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专立名号,称庙号。如太祖、高祖、太宗、世宗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皇帝死后,升祀太庙时追尊某祖某宗,谓之庙号。如商代武丁庙号为高宗;汉刘邦庙号为高祖;明洪武帝庙号为太祖。

1. 旧时皇帝死后,升祀太庙,追尊为某祖某宗,称为「庙号」。如:「清光绪皇帝的庙号为德宗。」

庙号》这个词源自中国的封建社会,主要指的是皇帝在去世之后被供奉在宗庙中所追授的名号。在中国古代,当一位帝王被认为在其统治期间做出了卓越贡献或者国家遭遇重大危机时退位,后人为了纪念其功绩或抚慰其灵魂,在太庙内设立专门的祠堂(即庙),并在其中为其设置神主牌位,并赋予他一个尊崇的称号,这就是庙号

详细解释

  • 定义庙号是对古代帝王去世后在宗庙中所供奉时给予的称呼。它往往表达了后世对于这位君王功绩的认可与尊敬。
  • 特征
  • 稀少性:不是每一位帝王都会被追封庙号,只有那些被认为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重要影响的人才有可能获得这样的荣誉。
  • 尊崇性质:庙号通常使用“祖”、“宗”等尊称,以表达后世的敬仰之情。
  • 文化意义:通过赋予庙号,不仅体现了皇权至上、历史传承的文化传统,还强调了君王与国家之间的深厚联系。

造句

  1. 明太祖朱元璋在去世之后被追封为“洪武皇帝”,他的庙号是“高皇帝”。
  2. 清代康熙帝的庙号是“圣祖”,他被认为是清朝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3. 唐朝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李世民被尊称为“文皇帝”,这是对其统治期间所做贡献的认可。
  4. 在宋朝,宋真宗赵恒去世后,因其功绩和仁政,其庙号被称为“真宗”。
  5. 明代的朱元璋在历史上被追封为太祖高皇帝,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子孙后代会在太庙中为其设立专门的祭位。

分词解释

miào

1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宗~。太~。2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岳~。寺~。3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堂。

hào,háo

1 名称:国~。年~。字~。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3 记号,标志:信~。暗号。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5 扬言,宣称:~称。项羽兵四十万,~百万。6 指某种人员:病~。伤~。7 标上记号:~房子。把这件东西~上。8 号令,命令:发号施~令。~召。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兵。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