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庸的拼音、解释、组词

庸庸的简介:

yōng yōng
1.任用应受任用的人。 2.酬功。 3.昏庸;平庸。 4.微小貌。 5.发怒貌。 6.融洽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可用的人。《书经.康诰》:「不敢侮鳏寡,庸庸,祇祇,威威,显民。」汉.孔安国.传:「用可用,敬可敬,刑可刑。」

2. 凡常无奇。汉.王充《论衡.自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文选.左思.魏都赋》:「荣操行之独得,超百王之庸庸。」

3. 烦扰的样子。宋.无名氏《梅妃传》:「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

4. 微小的样子。《汉书.卷六七.梅福传》:「毋若火,始庸庸。」

词语“庸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通常是由两个相同的字“庸”组成。根据字义和成语使用习惯,“庸庸”一词多用来形容人或事平庸、普通,缺乏特点或者才华。在某些地方方言中,它还可能有稍微贬义的含义,表示行为懒惰、懈怠。

详细解释

  • 平庸: 指事物或人的水平不高,没有特别之处。
  • 无为: 形容态度消极,不积极进取。
  • 普通: 表示事物普遍常见,并没有特别突出的特点。

在使用时,“庸庸”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思想或是某种工作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词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在正式或者正式场合中较少被使用。

造句

  1. 小明的学习态度一直很“庸庸”,老师多次提醒他要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2. 这次比赛的参赛者水平普遍“庸庸”,没有一个能够脱颖而出。
  3. 李华做事总是拖沓,给人一种“庸庸”的感觉,这使他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4. 老板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感到不满,认为目前的工作状态过于“庸庸”。
  5.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能过于“庸庸”,应更注重创新思维和深度研究。

分词解释

yōng

1 平常,不高明的:平~。~医。~言。~俗。~人。昏~。~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夫。~暗(平凡,愚昧)。~~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2 需要:无~细述。无~讳言。3 岂,怎么:~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4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调。5 功劳:~绩(功绩)。6 古同“佣”,雇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