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外的拼音、解释、组词

媚外的简介:

mèi wài
1.对外国奉承巴结。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谄媚外国人。【例】崇洋媚外

1. 谄媚外国人。《文明小史》第五○回:「原来黄抚台是媚外一路,生平尤喜德国人。」

词语《媚外》的意思是指对外国人或外国事物表现出过分亲昵、顺从的态度,这种态度通常是出于某种利益考虑或是缺乏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在历史上,“媚外”一词往往被用来批评那些与侵略者妥协或者向国外势力低头的行为。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这个词最早见于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某些人对外来文化或势力的过度迎合和屈服。
  • 内涵解读:“媚外”不仅仅是指表面上对外国人的谄媚,还包括在思想、行为上对外来的不良影响的盲目接受。它强调的是这种行为背后的不正当动机与态度。

造句

  1. 政府应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媚国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
  2.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培养健康的国际视野而不是媚外的心态。
  3. 作为年轻人,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盲目地去媚外国文化。
  4. 某些企业过分迎合外资资本的需求而忽略了自身长远发展是典型的媚国外显表现。
  5. 媚外思想会削弱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不利于社会发展。

这些句子旨在体现“媚外”一词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方式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分词解释

mèi

1 谄,逢迎:~外。~世(迎合世俗)。~眼。~惑。~态。谄~。献~。奴颜~骨。2 美好,可爱:~景。明~。秀~。妩~。娇~。3 喜爱:“我既~君姿,君亦悦我颜。”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