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发吐哺的拼音、解释、组词
握发吐哺的简介:
wò fā tǔ bǔ
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典出《韩诗外传》卷三。比喻求贤心切。唐.陆贽〈兴元论解羌公辅状〉:「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无贤愚,咸宜录用。」《宋书.卷五九.张畅传》:「周公握发吐哺,二王何独贵选?」也作「吐哺捉发」、「吐哺握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握发吐餐」。
《握发吐哺》是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大雅·烝民》,原句为“昧旦丕显,飞曰来格;文王以贞,事不逾旦。燮元阴应,怀德惟宁;神之听闻,介尔景福。”这里的“握发吐哺”描述的是周文王对待贤士的态度和行动。
具体解释如下: 1. 握发:指亲自抓起别人散乱的头发,象征尊重与重视。 2. 吐哺:形容迅速用餐完毕之后立即起身接待贤士,表现出对贤才的渴求和尊敬。
综合起来,“握发吐哺”常用来形容君主或领导者对待人才的态度极其真诚热情、不拘小节。他们不仅会亲自迎接有才华的人,还会在任何时刻甚至是在吃饭的时候放下手中的事物去接待那些可能带来帮助的贤士。
造句: 1. 历史上著名的君臣相得的例子不少,如周文王的“握发吐哺”,姜太公因此投笔从戎,成为辅佐文王兴邦的大臣。 2. 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他总是以“握发吐哺”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员工,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有人提出好的建议或意见,他都会认真听取并考虑采纳。 3. 在这次人才交流会上,企业代表们纷纷展现出了“握发吐哺”的诚意,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自己的团队。 4. 他的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就像周文王那样展现了“握发吐哺”的风范,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认可。 5. 公司的创始人一直秉持着“握发吐哺”的精神,积极地吸纳和培养各种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
分词解释
握
wò
1 手指弯曲合拢,执持:~手。~拳。~别。把~。掌~。~力。~笔。~管。~瑜(喻怀有美好的才德)。2 量词,指一把大小或分量:一~粗。
发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吐
tǔ,tù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痰。吞~。~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2 放出,露出:高粱~穗。~故纳新。3 说出:~话。一~为快。
哺
bǔ
1 喂不会取食的幼儿:~乳。~养。~育。2 口里含着的食物:“一饭三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