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雠的拼音、解释、组词

寇雠的简介:

kòu chóu
1.仇敌;敌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仇敌、敌人。《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也作「寇仇」。

《寇雠》这个词是一个合成词,由“寇”和“雠”两个字组成。其中,“寇”指的是侵犯、侵扰的人或群体;“雠”则指仇敌、敌人。将这两个词合起来使用时,通常表示的是那些既为敌人又为贼寇的人或者事物,用来形容非常激烈的仇恨关系。

详细解释

  • 释义:《寇雠》一词多用于古代文言文中,强调的是对某人或某个群体的极端憎恶、仇视。它不仅包含了敌对的意思,还带有强烈的侵掠性。
  • 例句
  • 古代史书中记载:“百姓深为寇雠所苦,终日惶恐不安。”这句话表示人民深受敌人的压迫和威胁。
  • 在《战国策》中有一句话:“秦王视赵国如寇雠,欲吞其地。”这里说明秦王对赵国有强烈的敌意,意图征服对方。
  • 古文中的句子:“自古至今,人与人之间互为寇雠者,不胜枚举。”强调了历史上人与人之间的仇斗情况非常普遍。
  • “他把那个背叛自己的兄弟视为寇雠,誓要报仇雪恨。”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内心深处对背叛者的极度憎恶和复仇的决心。
  • 在《红楼梦》中有一句:“林黛玉视贾府为寇雠,对其充满不满与敌意。”这表明林黛玉对贾府的态度非常负面。

以上这些例子和解释旨在说明“寇雠”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及其含义。它表达的是一种极端的情感状态——既表示了强烈的敌人关系,又包含了侵掠、压迫的意思。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kòu

1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贼~。2 侵略者来侵犯:~边。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