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丸泥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丸泥的简介:

yī wán ní/nì
1.一颗泥丸。 2.《东观汉记·隗嚣载记》:"元(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谓函谷关地势险要,易于防守。后用于比喻以极少的力量,可以防守险要的关隘。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隗嚣的大将王元劝隗嚣以兵守函谷关时说:「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典出《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后比喻以极少的兵力,就可防守地势险要的关隘。《晋书.卷九七.四夷传.西戎传》:「以一丸泥封东关,闭燕赵之路。」唐.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

一丸泥》中的“一丸泥”通常是指一块很小的泥土,但从字面和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它常被用作比喻或象征手法。主要用意在于强调地域的广大与边疆的重要性,并暗指即使是极小的力量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在古代文人的诗词中,“一丸泥”往往用来形容边防区域虽小但意义重大,寓意以微薄之力可守卫国家的大好河山。“一丸泥”的运用还体现了一种哲理思想:认为即使力量再小,只要被恰当地应用,也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造句

  1. 这些守边将士虽只是一丸泥之师,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却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
  2. 即使是极小的力量,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正如一丸泥能封住大地的裂痕一样。
  3. 在抗击外敌入侵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规模军事行动往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犹如一丸泥封住了破口。
  4. 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边防官员,但通过智慧和努力,成功地守护了一方安宁,就像用一丸泥堵住了大江大河的缺口。
  5.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我们需要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微小力量,汇聚成强大的集体力量,就像一丸泥虽小却能封住洞口。

分词解释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wán

1 小而圆的东西:弹(dàn)~。肉~儿。2 专指“药丸”:~散膏丹。~药。3 量词,用于丸药:吃两~儿。

ní,nì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