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的拼音、解释、组词

虎踞的简介:

hǔ jù
1.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 2.喻指地形的雄壮险要。 3.形容怪石雄伟之状。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地势险要。唐.李白〈永王东巡歌〉:「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真乃为霸业之乡,诚为虎踞龙蟠之势也。」

2. 形容怪石的形状。唐.王绩〈游北山赋〉:「石当阶而虎踞,泉度牖而龙吟。」

3. 比喻以极优越的条件或地位,而雄据一方。《明史.卷一二三.明玉珍列传》:「近者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三国演义》第四○回:「孙权虎踞六郡,且有大江之险,亦不易取。」

虎踞》词解

虎踞”是一个形容词,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物体或者地理位置像老虎蹲坐的样子。在古代汉语中,“踞”意为蹲、坐,而“虎踞”一词常用来形容某些重要的或雄伟的建筑物、地形,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等。

1. 用于地理环境

  • 形容山势险峻,犹如猛虎稳坐。
  • 这个城市就坐落在两座山脉之间,形似老虎张开双翼之状,称为“龙盘虎踞”。

2. 比喻地位重要或气势雄伟

  • 在公司会议上,这位领导如同虎踞龙蟠,所有的人都听从他的指示行事。
  • 这座城市的市政厅坐落在市中心的高地上,就如同虎踞龙蟠一般,显得威严庄重。

示例造句

  1. 建筑风格:“这栋新设计的办公大楼以‘虎踞’为设计理念,外墙装饰着类似老虎图案的雕塑,使得整个建筑既现代又不失霸气。”

  2. 描述风景:“我们来到了一个名叫‘虎踞关’的地方,这里的山形如同一只大虎稳坐不动,非常壮观。据说当年三国时期吴国在此设防,就是看中了这个险要地形。”

  3. 象征权力:“在古代中国,皇宫和王府的建筑常常被设计成‘龙盘虎踞’之状,以展示帝王家族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

  4. 比喻雄壮气势:“尽管他只是一个普通教师,但他在学术界的发言总是那么有力量,仿佛一座虎踞龙蟠的大山一般难以撼动。”

  5. 文学创作:“在那篇关于英雄史诗的小说中,作者将主人公的居所描述为‘虎踞’之地,突显出其主人英勇无畏的性格和不凡的地位。”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虎踞”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也帮助理解和体会它的深刻含义。

分词解释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