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梅止渴的拼音、解释、组词
说梅止渴的简介:
说到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比喻借想像以自慰。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望梅止渴」。见「望梅止渴」条。
2. 此处所列为「望梅止渴」之典源,提供参考。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1>行役2>,失汲道3>,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4>林,饶子5>,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解〕 (1) 魏武:魏武帝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人。雄才大略,多权诈,能作诗文。起兵追击黄巾贼,讨伐董卓,渐次剪削诸雄,自封为丞相,官拜大将军,爵号魏公,后死于洛阳。子曹丕篡汉,追谥武帝,庙号太祖。 (2) 行役:行军。 (3) 失汲道:迷失取水之路,指找不到水源取水。 (4) 梅:性耐寒,叶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色红或白。果实味酸,可食。 (5) 饶子:多子,指梅树上结了很多果实。
3. 此处所列为「望梅止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东汉末年,曹操带领著大军要去讨伐张绣,走到半路,因为天气十分炎热,又找不到水源,身上揹著沉重行囊的士兵个个都又渴又累。此时足智多谋的曹操,心生一计,就对士兵们说:「弟兄们,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的梅林,结满了又酸又甜的果实,可以生津解渴。」士兵们听到之后,每个人脑中都想起梅子那酸中带著甘甜的味道,嘴里不由自主的生出津液,精神为之一振,不再感到口渴。曹操借此终于找到水源,解除部队没水喝的窘境。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望梅止渴」,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
1.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参见「望梅止渴」条。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说梅止渴》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个小故事,用来形容用语言或某种事物的形象描述来暂时满足某方面的需求。故事大意是:古代有一个人,在极端口渴的时候听别人谈论美味的梅子,虽然并没有实际吃到梅子,但通过想象梅子酸甜可口的味道,他便感到口中生津,仿佛真的喝到了水一样解了渴。
这个成语中的“说”指描述或讲述,“梅”指的是梅子,“止”是停止的意思,在这里用来表示缓解、满足,“渴”则是生理上的需求。整个成语形象地说明了通过精神上的刺激可以暂时解决某种实际的物质需求,体现了心理和生理之间的微妙关系。
造句
- 小明在长时间跑步后感到非常口渴,教练给他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梅止渴”,虽然没有水喝,但故事中的内容让他感觉精神振奋。
- 老师为了让学生们专心听讲,讲了一个关于成功的小故事来“说梅止渴”。
- 晚上睡觉时口干舌燥,妈妈给我读睡前故事《安徒生童话》,听着听着就感觉到口中湿润了,真神奇的“说梅止渴”的效果!
- 在炎炎夏日里,小朋友们在听叔叔讲北极冰山上的冒险故事来“说梅止渴”,虽然没有冰淇淋吃,但故事中的冷凉体验让他们暂时忘记了炎热。
- 张经理为了缓解员工们的疲劳,给大家讲述了一段关于成功励志的故事,让大家都像喝到了“止渴”的甘露一样精神焕发。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说梅止渴》这一成语的实际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