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的拼音、解释、组词

料峭的简介:

liào qiào
〈书〉形容微寒(多指春寒):春寒~。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微寒。【例】每逢春寒料峭时节,杜鹃花开满整个山头。

1. 形容风冷。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寒风料峭透冰绡,香炉懒去烧。」

《料峭》一词,通常用于描述春天初来乍到时气温仍然较低、带有寒意的感觉。这个词源自古代汉语,常被用来形容微寒或冷的意思,尤其是在春风中那种刺骨但不强烈的寒冷。

详细解释:

  • 来源:这个词语来源于古诗词中的文学表达,最早见于宋词。
  • 用法:多用于描述春季气温忽高忽低、乍暖还寒的情况,带有一种细腻而微妙的情感色彩。它不仅形容天气的温度变化,同时也常常被用来传达某种怀旧或敏感的情绪。
  • 情感色彩:在文学创作中,《料峭》往往能引发读者对春天的特殊感受,既有新绿萌动的生机感,也有微寒未尽的心绪。

造句:

  1. 春天来了,但春风依然有些料峭,让人忍不住多穿了一件毛衣。
  2. 虽然已是春暖花开之时,但他仍感到一阵阵料峭的风刺骨地吹来。
  3. 在那春意渐浓,却又带着一丝料峭的早晨,他独自漫步在湖边。
  4. 过了寒食节,天气逐渐转暖,但这早上的阳光依旧透着些微的料峭
  5. 她轻轻拨开枝叶,发现远处的草地还残留着一些料峭的气息。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料峭》一词不仅能够描绘出季节变换时的独特气候特点,还能增添语言中细腻的情感表达。

分词解释

liào

1 估计,猜想:~想。预~。2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材~。~子。备~。3 喂牲口用的谷物:草~。4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器。5 烹调时的调味品:调~。6 整理,处理:~理。7 量词,用于中药配制丸药,处方剂量的全份:配一~药。

qiào

1 山又高又陡:陡~。~壁。峻~。~立。~丽(a.陡峭而多姿;b.文辞遒劲华美)。~拔。2 形容严峻:~寒。~急。~劲。~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