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经据典的拼音、解释、组词
援经据典的简介:
援:援引;据:依据。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引经据典」。见「引经据典」条。
2. 此处所列为「引经据典」之典源,提供参考。 《后汉书.卷六二.荀干钟陈列传.荀淑》(荀爽)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党禁解,五府并辟,司空袁逢举有道,不应。及逢1>卒,爽2>制服3>三年,当世往往化以为俗。时人多不行妻服,虽在亲忧犹有吊问丧疾者,又私谥4>其君父及诸名士,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虽不悉变,亦颇有改。 〔注解〕 (1) 逢:袁逢,东汉汝南汝阳人,生卒年不详,为人宽厚笃信,灵帝时为司空,卒谥宣文。 (2) 爽:荀爽(西元128∼190),一名谞,东汉颍川颍阴人,为荀子第十二世孙,字慈明,十二岁能通《春秋》、《论语》。桓帝时拜为郎中,后遭党锢之祸。献帝时为司空,与王允等人欲共除董卓,但不久即病死。 (3) 制服:在父母丧期中穿的丧服。 (4) 私谥:古时对道德、功勋、文章有特殊成就的人,死后常由亲属或门生故吏加以谥号,称为「私谥」。相对于君主封赠的谥号而言。谥,同「谥」。
3. 此处所列为「引经据典」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荀淑是战国荀子的第十一世孙,他的品行高洁,博学多闻,有「神君」之称。虎父无犬子,他的八个儿子也都才华出众,时人称为「荀氏八龙」。荀爽是荀淑的第六个儿子,论到才学,则是排第一位,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赞。荀爽自幼聪明好学,十二岁时便能通晓《春秋》、《论语》。桓帝时,太常赵典荐举荀爽至孝,拜为郎中。后来为了躲避党锢之祸,荀爽隐居汉水滨十余年,专事著述,著有《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汉语》、《新书》等书,而有硕儒之称。党锢解除之后,司空袁逢荐举荀爽为官,但荀爽未就职。当时社会动乱,礼教崩坏,人们通常不为妻子服丧,或在为父母服丧期间仍到别人家中吊问丧疾,或者私自为死去的长辈加封谥号,这些行为都是违反礼节的。荀爽便引用典籍里的记载,来纠正时人错误的礼教观念,虽然没有完全改变当时人的习俗,也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后来「引经据典」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引用经书典籍等做为说话、作文的依据。
《援经据典》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援”和“据”。其中,“援”意为引用、运用;“据”则是依靠、凭借的意思。“经”,指的是经典著作或权威书籍;“典”,即是指典范的案例、法律条文等。合在一起,就是指引经据典,即在论述或讨论某个问题时,引用经典文献作为依据或者支持。
解释
援经据典是论证中的一个重要技巧,它强调了通过引用权威的著作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提高论辩的质量和深度,还能体现发言者的学识水平及对相关领域的了解程度。在学术论文、辩论赛、演讲等场合中十分常见。
造句
- 在研究古代文学时,他援经据典,以《红楼梦》为例详细分析了作者的写作手法。
- 讲师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可信,常常引用权威文献来援经据典。
- 辩论赛上,参赛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还要善于援经据典,用经典理论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 在撰写历史论文时,他广泛援引了各种历史著作作为依据,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 为了增加演讲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嘉宾总是通过援经据典的方式来引用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分词解释
yuán
1 牵引:攀~。~之以手。2 帮助,救助:支~。~外。~助。~军。~救。增~。孤立无~。3 引用:~用。~引。~据。4 执,持:~笔(拿起笔来写,如“~~而书”)。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jù,jū
1 凭依、倚仗:~点。~险固守。2 占有:窃~。盘~。~为己有。3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字~。证~。单~。论~。契~。言之有~。4 按照:~实。~称。依~。~事直书。diǎn
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籍。字~。词~。经~。引经据~。2 标准,法则:~章。~制。~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范。~雅。~礼。~型。3 指典礼:盛~。大~。4 主持,主管:~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卖。~押。~契。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