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壤之判的拼音、解释、组词
天壤之判的简介:
tiān rǎng zhī pàn
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差别极大。如:她现在的演技与初出道时相比简直为天壤之判。亦作天壤之别。
1. 比喻差别极大。如:「她现在的演技与初出道时相比简直为天壤之判。」也作「天壤之别」。
词语解析
天壤之判(tiān rǎng zhī pàn)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差别极大、截然不同。这里的“天”是指天空,“壤”是指地面或土地。这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天上和地上两个世界的巨大差异。
- 词源: 源自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强调天地之间的显著区别。
- 用法: 通常用于描述事物性质、状态、结果等方面的极大不同。
- 感情色彩: 中性偏褒义,多用于正式或文学语境中。
造句
- 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天壤之判,一种几乎无效,而另一种却有着令人惊叹的疗效。
- 他的过去和现在的状态简直是天壤之判,现在他是公司的CEO,而之前他还是一名普通的员工。
- 谈论这两种教育方法时,专家指出它们之间存在天壤之判,一种注重知识灌输,而另一种则侧重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 面对同样的挑战,有些人能够轻松应对甚至取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却会遭受重创,这种差别真可谓是天壤之判。
- 他俩的性格简直就是天壤之判:一个稳重如山,另一个则轻浮无定。
以上造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天壤之判”来表达事物间显著差异的例子。
分词解释
天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壤
rǎng
1 松软的土,可耕之地:土~。沃~。~土。2 地,与“天”相对:霄~。天~之别。3 地区,区域:~界。接~。穷乡僻~。4 古同“攘”,纷乱。5 古同“穰”,五谷丰收。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判
pàn
1 区别,分辨,断定:~明。~辨。~据。~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断。2 分开,截然不同:~然。~若两人。~若鸿沟。3 评定:裁~。谈~。~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词。~决。~案。5 古代官名:通~。~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