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甲的拼音、解释、组词

弃甲的简介:

qì jiǎ
1.丢掉铠甲。表示战败。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丢弃铠甲。指战败逃走。【例】弃甲曳兵

1. 丢弃铠甲。指战败逃走。《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鱼生于渊而亢于屋,介鳞之物失其所也。边将其殆有弃甲之变乎?」唐.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不虞,是岂负大丈夫生平之志愿哉!」

弃甲》这个词通常用于比喻战争或冲突中士兵放弃武器装备的行为,也可以引申为放弃某种防御、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意思。在古代中国军事文化中,“弃甲”也常用来描述战场上士兵丢盔卸甲、仓皇逃跑的情景。从字面意义来看,“弃”意味着放弃或丢弃;“甲”是古代战士穿戴的防护装备,包括铠甲和盾牌。

详细解释

  • 引申义:放弃保护自己的东西。
  • 历史背景:“弃甲”一词常见于中国古代文献,特别是在描绘战场景象时。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有关于“弃甲”的描述,形容士兵在战场上惊慌失措、丢盔卸甲的情景。

造句

  1. 战斗进行到一半,敌军开始出现心理崩溃迹象,纷纷弃甲而逃。
  2. 在那场激烈的冲突之后,幸存者们不得不弃甲裸奔,寻找安全的地方藏身。
  3. 看着对手的攻势越来越猛,他决定弃甲投降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4. 这些人平时看似强大无比,但在关键时刻竟会弃甲而逃,真是让人失望。
  5. 虽然这次他们暂时弃甲逃跑,但并不代表他们会永远放弃抵抗。

分词解释

1 舍去,扔掉:抛~。遗~。~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养(父母死亡的婉辞)。~置不顾。~瑕录用。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