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寂的拼音、解释、组词

圆寂的简介:

yuán jì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佛教上指出家人去世。【例】老和尚一生勤于修行,以百岁高龄圆寂。 △灭度、涅槃

1. 佛教用语:(1)修行人灭除烦恼,不再生死轮回的境界。尤其指证悟解脱的佛或阿罗汉的去世。〈一百五十赞佛颂〉:「栗粒以分身,尔乃居圆寂。」也作「涅槃」、「寂灭」。(2)中国一般习惯称出家人的去世。《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道罢,老道人自去殿上烧香扫地,不知玉通禅师已在禅椅上圆寂了。」也作「灭度」、「涅槃」。

圆寂》的详细解释

圆寂”一词在汉语中,通常用于佛教语境中,指的是僧侣或高僧去世后达到的一种理想的涅槃状态。此词源于梵文的“nirvana”,意为熄灭或寂静,即通过修行达到精神解脱和超脱生死轮回的状态。

  • 字面意思:圆,圆满、完整;寂,寂静无声。整个词语象征着佛教徒在经历人生的最后阶段时,以一种宁静、安详的方式结束生命。

  • 实际含义:在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中,“圆寂”不仅是对僧侣死亡的一种尊称,也是对他们修行成就的一种肯定。它意味着他们达到了最高的精神境界,圆满地解决了生死问题。

5个造句

  1. 僧人在云雾缭绕的山巅圆寂后,人们在寺庙中举行了盛大的法会以纪念他的功德。
  2. 禅师一生致力于佛法研究与传播,在96岁高龄时安详地圆寂于自家的禅房之中。
  3. 虽然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人们对他圆寂前留下的教诲仍然记忆犹新,并将其视为精神上的指南。
  4. 圆寂是许多佛教徒追求的理想状态,他们在生前通过修持佛法来准备圆寂后的生活。
  5. 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法师,寺院每年都会在特定日期为他举行追思仪式,以庆祝他的圆寂

分词解释

yuán

1 从中心点到周边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形:~形。~圈。~周。~锥。~柱。2 完备,周全:~满。~全。3 使之周全:自~其说。~谎。~场。4 占梦以决吉凶:~梦。5 宛转,滑利:~滑。~润。6 运转无碍:~熟。~通。7 货币单位。亦作“元”。8 姓。

1 静,没有声音:~静。~寞。孤~。~~。~灭。~默。~寥(寂静空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