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墩的拼音、解释、组词
门墩的简介:
mén dūn
1.托住门扇转轴的墩子。用木头或石头做成。大户人家的石制门墩常常伸出门外,雕成狮子等各种形状。
1.托住门扇转轴的墩子。用木头或石头做成。大户人家的石制门墩常常伸出门外,雕成狮子等各种形状。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托住门轴的木头或石头。如:「那屋子老旧不堪,连门墩也深陷了。」《岐路灯》第一三回:「胡同口,有一间土地庙儿,那人把担子放下,坐在庙门墩上歇著。」
词语:门墩
详细解释
门墩,是一种传统建筑装饰构件,常见于中国古代住宅的大门前。它不仅具有美观和装饰作用,还兼具实用性,用于支撑门框或门槛、防止雨水浸入室内等。门墩通常由石料制成,有的地区也会使用砖头、木材或者其它材料。在设计上,门墩的造型丰富多样,有兽首形、莲花形、宝瓶形等多种样式,象征吉祥如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门墩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例如,狮子作为门墩雕刻的常见主题之一,代表着力量与守护;而莲瓣形的设计,则是出于对纯洁、吉祥的美好祝愿。此外,门墩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
造句
- 传统的四合院门前都装点着精美的门墩。
- 小镇上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子,门口常常可以看到雕刻精细的门墩。
- 在许多老式建筑中,门墩不仅是装饰品,还承载了家族乃至地区的文化遗产和故事。
- 屋主在请匠人修复家门前的门墩时,特意选择了一只威武的石狮作为设计元素。
- 历史悠久的老街上,每一座古宅前都有一对门墩静静守候着岁月的变迁。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