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簿的拼音、解释、组词

门簿的简介:

mén bù/bó
1.山川田地登记簿。 2.来客登记簿,留名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门房记载来宾姓名的簿册。《福惠全书.卷四.莅任部.申缴门簿》:「尝见督学使置循环门簿发州邑,生员出入衙门则书之。」清.顾禄《清嘉录.卷一.正月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

《门簿》,在古代文献中是指记录进出门户人员或物品的一种登记册,是管理出入的一种手段。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官府、商号乃至个人家庭对外来人员和物资流动情况的记录方式,也体现了对社会秩序的重视。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作用:门簿起源于中国古代,特别是在官署、店铺、大宅等重要场所被广泛使用。它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每天或某个时间段内进出此地的人名、物品名称以及数量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追溯。

  2. 内容构成

  3. 人物记录:包括访客的姓名、职衔、来由及去向。
  4. 物品记录:涉及各类货物、信件、礼品等出入的具体情况。
  5. 时间与日期标注:确保记录的时间准确无误,便于后续查询。

  6. 历史意义:门簿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秩序观念。它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造句

  1. 这座大宅每晚都会详细登记每一位来访者的信息于门簿之中。
  2. 官府为了更好地控制辖区内的人员流动,在每个重要关口都设置了专门负责记录门簿的官员。
  3. 商店老板坚持每天晚上核对门簿,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笔交易记录。
  4.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某家庭留存下来的门簿,得以了解当时社会的一些风俗习惯。
  5. 由于年代久远,现存的历史文献中关于《门簿》的记载已不多见,但它们对于理解古代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分词解释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
簿

bù,bó

1 本子,册籍:~册。~记。~籍。~录。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公堂。3 古代的仪仗侍从:~伍。卤~(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 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