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的拼音、解释、组词

非常时期的简介:

fēi cháng shí qī/jī
1.国家遇到严重的内乱﹑外患灾难﹐社会秩序极不稳定﹐形势相当紧张的阶段。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家遭遇到严重的内乱或外患,必须采取特别的措施,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去度过困难的时期。【例】国家在非常时期常会制定一些临时法,以因应特别需要。

2. 特殊时期。【例】现在是缺水的非常时期,大家必须节约用水。

1. 国家遭遇到严重的内乱或外患,于是须采取特别的措施,往往全国动员,集中人力、物力,针对目标去解决的时期,称为「非常时期」。

词语解释

非常时期》这个词语,通常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的、非日常情况下的时间阶段。这类时期通常具备特殊性,可能由于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状态)、重大社会变革或重要历史事件而引起。非常时期往往会带来各种不确定性,并要求人们采取与平常不同的应对措施和决策方式。

在不同语境中,“非常时期”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含义,以下是一些常见场景下的解释: -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难发生后的一段时间。 - 战争状态:国家处于对外战争或内战期间的状态。 - 政治变革:政权更迭或者社会制度的重大调整过程中。 - 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或重大经济事件导致的长时间混乱状态。

造句

  1.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进入了非常时期,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
  2. 因为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地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的紧急救援阶段。
  3.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一个非常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经济和社会都经历了剧烈的变化。
  4. 突发的战争打破了和平的生活,此时人们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需要共同应对挑战。
  5.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宣布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限制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

分词解释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qī,jī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限。学~。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3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4 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5 必,决定:“~死,非勇也”。6 〔~颐〕指人活到一百岁。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